新闻资讯
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学院主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要闻 > 正文

百年传承!华师数学学科再启新程!

发布时间:2024-10-19 作者: 浏览次数:

(通讯员 刘柏贞 杨宁宁)锦时求梦,百年求索;求知力行,永无止境。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学科是华中师范大学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百年来,一代代华师数统人探寻着“数”的奥秘,徜徉于“学”的海洋。追求真理,奔赴教育事业;勇攀高峰,投身科研领域。传薪火,启未来。



10月19日,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学科创建100周年大会暨创新发展论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大礼堂举行。


1048A


百年薪火,初心如磐


1EE5F


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席南华、江松、张平文、张继平、方复全、陈松蹊、田野、沈维孝,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执行所长辛周平,香港理工大学教授杨彤,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夏立新、校长彭双阶出席本次大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务院学科评议组、非线性分析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学物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以及各兄弟高校、科研院所数学领域的一百余位专家学者,华中师范大学各职能部门、学院(部)负责人及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数统学院”)师生代表参会。大会由彭双阶主持。


FCB2


夏立新代表学校向数学学科创建百年表示祝贺,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他回顾了我校数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对一代代数学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百年风华,勃勃生机,夏立新指出,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冠,是一门极富时代性、革命性、使命性的基础学科,展望未来,他提出三点希望与广大师生共勉:一是希望数统学院守正创新、接续奋斗;二是希望广大教师躬耕教坛、潜心育人;三是希望广大学子立志高远、勤学笃行。


14289


彭双阶在主持时表示,一百年的辛勤耕耘,一百年的砥砺前行,经过一代代数学人的接续奋斗,华师数学学科已成为一片科学研究的沃土和孕育一流人才的摇篮。回望历史,仰忆前贤,展望未来,再谱新篇,他希望数统学院赓续血脉、砥砺前行,为党和国家持续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不懈奋斗;不忘初心、担当有为,讲好华师故事、传播华师形象、弘扬华师精神;赓续大爱、行稳致远,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征程中建功立业。


百位学者,共话发展


166D1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教授田刚在致辞中对华师数学学科的百年成就和学术氛围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数学学科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时期,希望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学科持续推动数学研究和教育的创新发展,加速培养优秀数学人才,产出更多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数学成果。


16699


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教授席南华回顾了自己在数学道路上与华师的不解之缘,表达了对华师数学学科百年辉煌历程的自豪和敬意。他深情寄语数统师生:“我希望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学科能够继续加强与国内外数学同仁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数学学科的发展和创新,为祖国的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37B74


中国数学会非线性泛函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江松对非线性分析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学物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重要平台的建设成果表示高度肯定。针对当前国家基础教育形势和对高技术科研领域的战略需求,他相信数统学院能在过往的经验上,发挥学科优势,持续加强多领域交叉融合的研究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在新的百年征程里赓续辉煌。


15C0E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介绍了近年来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及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成立的湖北应用数学中心在人才培养上的成果。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围绕基础数学研究的重要性,他强调华中师范大学以及各高校应携手共进,立足全球视野、担当时代使命,坚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核心职能,积极拥抱数智时代并主动回应其带来的变化与挑战。


16759


中俄数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教授张继平对数统学院在中俄数学中心中的各项交流合作表示肯定,并对数统学院提出三点希望:一是结合新时代创新要求、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工作,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二是积极寻求跨国际、跨学科合作机会,探索学术前沿,打造丰富的高水平原创性研究成果;三是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为促进我国数学学科的发展作出贡献。


1605D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辛周平对非线性分析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后期发展进行了展望,希望实验室协调攻克关键问题,形成鲜明的研究特色,取得标志性重大成果,建成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非线性分析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基地。此外,他鼓励数统学院紧跟时代步伐,解决重大学科问题,促进多学科融合发展,在一代代数学人的传承中实现新的超越。


14C7B


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回忆自己的求学经历,对百年来华中师范大学一代代数学人投身于科研的精神表示赞扬。他表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新时代数学教育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并借此机会向全场师生与青年学者分享两点感悟:一是要选择自己热爱的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不盲从;二是要持之以恒,以坚定的信念积极投入到学习与科研中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黄飞敏表示中国科学院数学院与华师共同见证了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学科的发展。他指出,近年来华中师范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在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中持续加大合作力度,形成了相互“输送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循环,呈现了数学人才在前沿科学领域发光发热、勤学笃行的良好态势。黄飞敏希望华中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继续加强学科交流与合作,共同为促进我国数学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百年传承,共启新程



初心如磐,矢志开天地;薪火赓续,砥砺振弦歌;踔厉奋发,阔步启新程。数统学院建院以来五位院长邓引斌、李工宝、朱长江、彭双阶、周远扬传递火炬,共同点燃象征数统学院和数学学科蓬勃发展的火焰,表达对发展与传承的期许和美好祝愿。


196FD


数统学院院长周远扬详细介绍了数统学院的初步建设和中期发展情况。他表示,数统学院将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与学校建设同步共进,以“有温度、重发展的平台;有担当、重奉献的团队;有创新、重科研的成果;有能力、重创新的人才;有情怀、重实效的服务”为目标指引,努力建设成为国家数学教师教育示范基地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聚集地,为学校早日建成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贡献数学学科力量。

庆典期间,还举办了前沿交叉科学论坛、数学学科创新发展论坛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扩大会议。


212BF


华师数学学科,百年求索之路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的前身数学系可以追溯到1924年华中大学理学院下设的数学组。


2FEA0

华中大学理学院设置数学组(1924年)


1952年10月院系调整,由华中大学理学院数学组与原湖北省教育学院数学科合并成立华中高等师范学校数学系。

数学系首任系主任由首届中国图论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图论创始人之一的李修睦教授担任。

1953年-1982年是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学科成长的早期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队伍日益壮大,学科方向初具雏形,学术力量不断汇聚,研究成果初步显现。


90A2

六号教学楼内,数学系学生在上课


在老专家、老教授的带领下,数学系教师在数学学科的5个二级学科领域的研究(运筹学与控制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取得一批研究成果。在《中国科学》《数学学报》《计算数学》等国内一级核心专业期刊和其他专业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66篇,部分研究成果在当时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1982年,数学系运筹学与控制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个学科获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


104DA

中国图论研究会第三次全国学术会议全体代表合影(1983年9月)


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下,学院在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至2002年,学院已拥有专任教师64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人,形成了多个学科方向的高水平研究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6项,省部级项目792项,发表研究论文1065篇,其中SCI源期刊论文80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4项,为数学学科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F76


2002年12月,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成立,数统学院从当年的数学组发展到如今的一院三系四中心。


F30E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成立合影(2002年12月)


创办本科专业到如今已形成数学、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两个在建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从1952年恢复办系的13位专业教师、400余名学生,发展到如今的100多名教师、2000多名学生的办学规模,专任教师中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人、国家级青年人才8人、省部级人才20余人,本科招生第一志愿率和就业率均名列学校前列。


29FE6


风劲帆满图新志,擘画蓝图启新程。华师数统人赓续“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发扬“团结、务实、进取”的数统精神,坚持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继续躬耕教坛、培根铸魂。科研赋能,教育协同,持续推进数学学科建设,齐心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编辑:刘柏贞

责任编辑:曾爽

审读:刘成竹 杨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