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学院主页 > 新闻资讯 > 学院要闻 > 正文

湖北省数学学会数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5-09-19 作者: 浏览次数:

2025年9月12日至14日,湖北省数学学会数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以下简称“学术年会”)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隆重举行。本次年会由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江汉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承办,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协办。来自高校、教研机构、中学的400多位专家、学者、研究生和本科生齐聚美丽的三角湖畔,围绕数学课程改革与核心素养、考试评价与教师发展、人工智能赋能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议题开展交流研讨。9月13日上午,学术年会开幕式在江汉大学科创大楼江大厅举行,由湖北省数学学会数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远扬主持。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彭双阶在致辞中指出:数学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基石,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他期望本次年会能够凝聚智慧,交流思想,促进教师发展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推动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深度协同。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一凡在致辞时强调了数学教育在湖北由“教育大省”迈向“教育强省”进程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推进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全省基础教育注入新动能。江汉大学校长景新华介绍了学校在数学教育与人工智能融合方面的探索,表示将以本次年会为纽带,深化校地协同,与各方携手推动区域数学教育创新发展。

本次学术年会共安排了四场特邀报告。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彭双阶以《从尺规作图谈起》为题,从尺规作图的渊源和简单的尺规作图问题谈起,围绕正多边形尺规作图、著名的三大不能作图问题等内容展开,将数学史上的重要课题与数学教育教学相联结,展现了数学史的育人价值与教学融合的可能性。



厦门大学教授林亚南的报告《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以数学视角观照现实,通过具体直观的立体几何实例阐释了抽象数学思想的现实意义,并通过具体通识课程建设、科学家精神、数学益智游戏等展示了如何支撑数学思维落地。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保继光的报告《数学备考中的观念与思维》,紧扣考试评价改革方向与高考新特点,突破传统应试框架,提出应吃透教材、强化综合,他还从观念更新和思维培养两个维度给出了备考新策略,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喻平的报告《数学教学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聚焦数学教学本体论与方法论的辩证关系,指出本体论定位决定方法论的培养路径。他通过深入剖析从知识理解到素养提升的转化机制,提出了基于知识理解、潜移与创新应用的CTI教学模式及对应教学程序。

特邀报告后,分两组同时开展报告,35位教研专家、中学老师和研究生进行了专题分享、论文交流和公开课展示,内容涉及:高考(中考)试题研究及备考策略,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和核心素养培养,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实践,人工智能与课堂生态重构,高校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典型问题的解题方法策略,等等。



通过多场高水平特邀报告、分组研讨与实践展示,本次学术年会系统回应了数学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搭建了思想碰撞、经验互鉴的优质平台,既有对数学教育理论的深刻探讨,也有对教学实践的经验分享,不仅深化了对数学教育本质的理解,更凝聚了推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融合的共识。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把前沿理念与实践智慧转化为教学行动,助力数学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具有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贡献力量。


编辑:杨宁宁

责任编辑:曾爽

审读:杨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