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宁宁)4月11日至13日,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在浙江师范大学成功举行。我院2022级本科生姚硕宇、2022级本科生吴杰分别获得数学类高年级组一、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CMC)创办于2009年,由中国数学会主办,是面向本科学生的全国性高水平学科竞赛,现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之一。本次赛事规模创历届之最,共设32个赛区,参赛高校达1223所,报名人数逾32万人,共1200余人入围决赛参与最终角逐。

数统学院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积极将竞赛纳入育人体系,不断强化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增强竞赛辐射效应,学院依托“卓越人才班”,通过导师制、小组科研项目等形式,鼓励本科生以学科竞赛为牵引,以创新思维为导向,激发学术潜能。其中,学院邓勤涛副教授多年来组织选拔学院优秀本科生围绕学术前沿、基础理论等内容开展讨论班学习,整理自编练习题册,激活学生学习潜能与思维能力。
近年来,我院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捷报频传,近三届比赛,我院共获得数学类一等奖两人次、二等奖三人次、三等奖一人次。未来,学院将继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坚持“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学赛结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新模式,助推教育教学与科研创新的协同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指导老师介绍
邓勤涛,数学与统计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度量几何与微分几何的研究。曾被评为华中师范大学“三育人标兵”“未来教育家培养计划”优秀指导教师、2022年度十佳班主任,主讲的《拓扑学》获评华中师范大学第三届本科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长期负责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数学类)的培训工作,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获奖感言
本次获奖要感谢一直支持我的老师和同学们,邓勤涛老师对我的支持尤为重要。《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在初赛阶段,我刷完了邓老师编撰的习题集,所以才有幸在初赛获得一等奖,从而代表学校参加决赛。高年级组的比赛尤为看重后续课程的学习,我和蔡乐行等同学组建了实分析、复分析讨论班,对在本次竞赛考试中的得分非常有利。希望在下一届竞赛中,我能与各位同学一起砥砺前行,再次获得优秀名次。
——姚硕宇
非常感谢邓勤涛老师一路的引领。竞赛的入门,是大一年级第三学期邓老师的数学竞赛课;竞赛的研究,是邓老师对各类专业课方向性的指引;竞赛的冲刺,是邓老师组织的有关竞赛内容的研讨。一路的成长,都有着学院老师们的指导和支持。至于奖项,既是荣誉也是压力,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学好更多的数学知识,夯实自己的数学基础。
——吴杰
编辑:杨宁宁
责任编辑:曾爽
审读:李波